作为一名汽车编辑,身边很多朋友都很羡慕我的工作。对于一个热爱汽车的人来说,似乎没有什么工作比汽车剪辑更适合了,能开各种车,能零距离感受各大汽车厂商的造车理念和产品的性能质量。
英国著名汽车评论家杰瑞米·克拉克森曾在节目中说:“世界上最快的车是租来的车”,因为首先,车不是你的,其次,租车时你已经买了相当齐全的保险。我想他可能忘了还有一个“更快”的选项——就是媒体试驾交付给媒体,租来的车要自己买保险,而试驾的保险还是附在车上的(笑)。
作为车评人的“顶流”,杰里米经常说媒体的日常工作就是把一辆车推到各个维度的极限,积累大量里程,这也是几乎所有媒体试驾的使用寿命都不超过18个月的原因。也是我们常说的:“这个试驾跑了一万公里,在媒体手里就是一万公里!”原因。
我们这次欣赏的选手是一辆“饱受摧残”的广汽本田奥德赛混合动力试驾车,短短半年就被蹂躏了两万多公里。虽然已经“遍体鳞伤”了,但它在坚韧的品质下神奇地“撑起来了”,真的是一辆以质量著称的本田。
试驾2万公里以上的车时,你害怕吗?有什么比厂家的耐久性测试更能测试车辆的?
众所周知,在一辆车出来之前,会有非常严格的耐久性测试,包括但不限于把车放在极高温、极低温的环境中,保持极高的速度,派机器人拼命开关车门,用高压水枪测试车的密封性等等。不过恕我直言,虽然厂商的极限测试不是小打小闹,但真实的车内环境总会给厂商一个惊喜——比如媒体测试就是对车辆各方面的终极测试。
这样的“平静岁月”都是“假象”。这里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媒体的日常生活,以最常见的开门关门为例!汽车厂商一般都是用机器人来测试车辆的开闭,主机厂商常用的标准是10万次开闭——平均下来,在日常的汽车环境中,大概是十年内每天27次开闭——说实话,这个标准对于高强度使用的出租车来说已经足够了。但是在媒体的测试工作流程中,一天开门关门超过27次!
看严重磨损的座椅边缘就知道门:我做错了什么?
为了从各个角度拍摄视频和图像,摄影师和车评人必须经常上下车。我们做过统计,一天最多开门关门几百次...嗯,比厂家测试多几倍。
对于奥德赛这种大尺寸侧滑门的MPV来说,它还有一个额外的挑战:侧滑门和大尾门对于拍摄车辆的行驶镜头来说太方便了,所以媒体手中的奥德赛开着侧门和尾门行驶是正常的,侧门滑轨、锁定机构和电动开门器都是一个完整的地狱条件。然而,这一趟走过两万多公里,被众多媒体“蹂躏”的奥德赛,车门依然坚挺,侧门锁定到位,没有任何令人不安的声响和令人不安的晃动。
门铰链和滑轨仍然牢固。底盘和减震:我太狠了!
对于媒体的车内环境来说,车门的体验只能算是“普通水平”,底盘和减震器的测试是全方位、高强度甚至超标准的。众所周知,媒体试驾中有一个非常基础的项目,就是动态测试,比如刹车、减震器、悬挂摆臂、防侧倾杆...你能说出的底盘零件,甚至车身本身,都要经过极其严格的评估,面对重心的剧烈变化,没有一辆车能例外。想象一下,如果如此激烈的驾驶贯穿整个车辆行驶里程的整个周期...
媒体试驾是对整车底盘的一次很棒的测试。对于奥德赛这样的七座MPV来说,也许消费者买回家很少能真正装满七个人,但在媒体上装满七个人才是他们的日常生活。再加上沉重的摄影器材和一群人的补给,整辆车始终处于高负荷状态。所以当我们发现这款经过2万多公里测试的奥德赛减震器,在长期高负荷使用下没有任何渗漏。
减震器干燥凉爽,橡胶套和以前一样好。我奶奶不疼我叔叔不爱媒体车
不是题党,是小事实。事实上,有两个主要来源的介质测试驱动器被移交给介质使用-一个是“特殊”的介质测试驱动器,由制造商直接拥有并存储在各种经销商处。经销商只负责储存和维护。这些自然不会太在意。毕竟,“车不是我们的!”。
还有一家是由与厂家签订了相关协议的专业试驾运营公司运营,但这类试驾的转车速度相当快,车辆调度会非常紧张。这种情况下,车辆的保养自然会受到影响。毕竟进入现场维修是需要时间的!
空气滤清器变得非常脏,基本上不可避免地要运行这个奥德赛混合动力试驾。我们移除的黑色物体是它的空气过滤器。很明显,这么长时间连粉底都没清理干净,更别说按时更换了。至于和车辆状态密切相关的机油和机油滤清器,就不用期待了。
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,尽管戴上了这个“呼吸不畅”的空气滤清器,但这款混合动力奥德赛的发动机依然“英姿飒爽”,发动机深深踩下油门参与工作。它的振动和噪音表明它处于良好的状态,在这种恶劣的工作条件下,所有的连接管和密封件都失效了。本田大法真的很厉害。
海豹队员在执行任务时也一丝不苟。保存率高不是炒作!
很多人批评日系车的时候,会说日系产品的可靠性被神化了,成了哄骗“小白”和车商恶意加价的噱头。但这款奥德赛混动,经过2万多公里的媒体测试,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了它的高套期保值率绝不是炒作。常年高强度高负荷使用,保养不慎,“不合理使用”(比如门口开车),这款奥德赛经受住了如此广泛的使用却依然强劲,是品质最好的代言。